互聯(lián)網的火熱發(fā)展,互聯(lián)網金融將消費信貸逐漸延伸到大學生群體,對企業(yè)來說,不僅可以增強受眾認知度,還可以刺激消費者消費,也可以培養(yǎng)潛在的客戶群體。但是對于大學生,這卻是一個危險的信號。近期,很多平臺都推出了大學生分期的消費貸款,額度高達10000,只需身份證和學生證就能申請。

消費信貸如果能幫助大學生培養(yǎng)學習能力、創(chuàng)新能力等有意義的活動,自然應該得到市場的認可。但是,如果只是純消費方式,則不提倡過多產品出現(xiàn)。

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,多數生活費都來自于家長。如果過分推崇網絡信貸消費,則會給在校大學生形成錯誤引導,助長盲目追求高端產品的風氣,不利于培養(yǎng)正確的理財觀和消費觀。

但我們遲早要學會處理自己的經濟行為、打理自己的消費和生活,不在大學的時候學會,就要在大學畢業(yè)后學會,總要面臨這個問題,而大學里的學習,成本可能還會小一些。

有機構看準了大學生市場的空缺,熟練接盤銀行的網貸行業(yè)瞄準了時機。2014年前后一批專注大學生消費分期平臺開始高調殺入大學生市場,以趣分期、分期樂、愛學貸等為主的分期平臺迅速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。盡管各家業(yè)務稍有差異,但模式漸趨一致:打造消費場景,提供消費支持,有些商家還提供兼職,從而提高學生還款意愿和能力,形成閉環(huán)。

[分頁副標題]

大學生消費分期的原罪

與在資本市場倍受吹捧,風光無限的盛況相比,大學生分期業(yè)務一直被認為帶有原罪,眾人討伐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:

1、業(yè)務審查不嚴,學生冒用身份騙貸

一般的線下借貸,審核流程是提交資料,核實身份,審查還款能力,引入征信機構數據作為參考,而目前大學生分期平臺獲得貸款的門檻極低,借用同學賬戶進行騙貸的情況并不少見,前文小鄭就是實例。

2、平臺間賬戶未打通,學生反復借貸

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專注校園分期業(yè)務的平臺有10余家,各家均處在攻城略地階段,平臺間賬戶未打通,大學生可以從多家平臺借款,單靠線下推廣工作人員旁敲側擊式的詢問學生是否反復借貸,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風險。多方借貸,最終淪為老賴的事件屢見不鮮。

3、學生還款能力無保證

信用貸款,不同于抵押貸款,抵押貸有資產處置變現(xiàn)的能力,而信用貸款則依賴嚴格的審核授信和強大的催收。大學生群體有消費需求,但是無收入能力,還款來源,基本靠生活費。雖然有相對固定的現(xiàn)金流,但是并不充裕。刨去日常開支,往往所剩無幾。而作為第二還款源的父母,并未參與分期或有相應的還款承諾,還款意愿也不會太高,大部分情況是被裹挾還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