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丨戈森

信審員,曾有一段輝煌歷史。

在銀行時代,他們是核心職位,站在金錢的刀尖,掌握著放款的決策大權。

而如今,風控進入“數(shù)據(jù)驅動”時代,信審員成了一個“雞肋”的職位。

面對即將被拋棄的命運,他們站在時代的岔口中,左右躊躇,難以邁步。他們有即將退場的自覺,卻難以掩蓋被遺棄的凄冷與糾結。

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取代人,時代滾滾向前,無人可擋,所有遲疑躊躇之人,都被殘忍地碾壓在車輪之下…

01黃金時代

在金融領域,他們是第一波被驅趕到懸崖邊的人。

而驅趕他們的,是人工智能。

“我要離開這個崗位,離開北京”,信審員包小新語調低沉,盡是迷茫和落寞。

他必須得離開,他無處可逃。

而在銀行時代,信審員曾經享受過風光無限,時代將他們安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,被授予了勛章。

當時所有人申請貸款填寫的資料,都會匯總到信審員手中——他們通過各種手段,來權衡這筆貸款,是放還是不放。

也就是說,他們掌握了“生殺大權”。

“信審員,是一個體面的工作”,曾經在銀行當過信審員的姚金珉稱,很多都是大學名校畢業(yè)生,才能進入銀行擔當這個職位。

2011年到2015年,是一個猛沖的年代。但凡有些商業(yè)想法的人,都氣粗壯膽地做起了買賣,借貸需求旺盛。

此時,金融潮水開閘,各地線下小貸公司林立,從事線下借貸的信貸員,迎來黃金時代。

2014年開春,90后的包小新,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涯。他進入一家小貸公司,成了一名“全能”信貸員。

“進入金融行業(yè),信審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途徑,不需要太多金融學歷,只要你有闖勁,敢學習,就能干”,包小新稱。

包小新的公司以經營類貸款為主,只要客戶有線下門店,經營超過一年,就能辦理最低2萬,最高15萬的貸款。

那時的風控極為原始,沒有信審系統(tǒng)。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寫申請資料,第二天信審員再去店面上訪。

簽合同的時候,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機拿過來,隨機抽取幾個聯(lián)系人電話。

信息會裝在一個信封里,封定起來,按期還款結束后,再原封不動的歸還借款人。

一旦借款人逾期,信封就被打開,會聯(lián)系這些人進行催收。

在銀行和線下門店借款中,信審員是具有“戰(zhàn)略核心”地位,他們是“反欺詐”的主要骨干。

在上門面訪的階段,包小新能連續(xù)和對方侃兩個小時,“你需要問他店的經營情況,什么時候開的,開多久了,店員幾人,通過電費單,一天的流水,各種蛛絲馬跡,判斷他是不是一個有誠信的人”。

而面訪中,各種紛繁復雜的細節(jié),都會“泄露天機”。

一次,有個自稱賣豬肉的老板來申請貸款。對方將他在一個豬肉的大庫房里,一片漆黑。

可“老板”摸索半天,卻找不到開關。

“我心里大概就明白,他不是老板”,包小新判斷。

“因為掌握生殺大權,很多借款人都會給信貸員塞紅包,希望放他們一馬”,姚金珉稱。

那個年代,他們是風光無限的。

02地位下沉

在借貸的黃金時代,除了線下借款的興起,線上的網(wǎng)貸平臺,也遍地開花。

一批勇敢的精英爬上時代快車,認定日夜兼程的前方,定有奇跡發(fā)生。

2015年,網(wǎng)貸平臺增長異常驚人,根據(jù)網(wǎng)貸之家數(shù)據(jù),這一年,平臺總量達到3769家。

此時,很多線下借貸的信審員,被挖到互聯(lián)網(wǎng)平臺。包小新也從小貸公司離職,加入了網(wǎng)貸行業(yè)。

新辦公樓在北京最繁華的CBD,人人西裝革履,手捧咖啡,那一瞬間,他終于感覺找到了金融從業(yè)者的光鮮。

但很快他就發(fā)現(xiàn),所謂的光鮮,只是“虛有其表”。在線上,信審人員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壓縮。

線下借貸,金額高,單筆審核必須拼盡全力,核實真?zhèn)?;而線上的貸款,多為小額,根本沒有時間去每單細細審核——從成本考慮,也不需要。

他們必須,快,快,快。

在旺季,一個信審員一天需要審50單左右,一個小時需要審核4—5單,平均下來一單最多15分鐘。

為了保證這15分鐘的信審進度條流暢跑完,包小新精確計算過:查看客戶資料2分鐘,給客戶打電話2分鐘,第三方聯(lián)系人打電話2分鐘,上網(wǎng)查客戶征信5分鐘,填寫審批意見2分鐘。

15分鐘搞定,完美。

此時,大部分的信審人員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通過電話審核,行話叫“電核”。

有時候除了聯(lián)系借款人本人外,還會聯(lián)系他留下的“聯(lián)系人”,來進行交叉驗證。

對于信審員來說,就如一段“奇幻之旅”。

“你可以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”,有的人永遠說自己沒空,電話那頭卻是麻將牌被搓得噼里啪啦;有人質疑是詐騙,揚言要報警;有的說著一口方言,不知所云……

而這個過程,也確實還有幾許門道。

姚金珉所在的銀行,也開始做一些線上業(yè)務,他也加入了電核部門。

他們總結得出,雖然沒有面審那樣細節(jié)滿地,但也可以從電話中捕捉一些蛛絲馬跡。

比如,資料顯示是一個大老板,電話那頭卻傳來公交站到站的聲音;有時候還能聽到“嘩啦嘩啦”翻資料的聲音,“偽造的信息太多,記不住,就會翻開資料來看”。有時候對方回答不上了,存疑,回答得太流利,也存疑,“像背書一樣,都是準備好的答案”。

剛加入信貸行業(yè)的可可,也摸出了一些門道,一般他把電核分5項步驟,完成一項,打一個勾。

第一核實客戶信息,第二核實使用的產品,第三問詢客戶還款方式,第四還款能力的評估,第五提醒客戶按時還款。

一通電話下來,最少也要5分鐘。

△可可的信審調查表

電話那頭的人,可可一個也不認識,在心里,他畫出他們的肖像,熟悉他們的生活規(guī)律。

姓名,工作,上班地點,單身還是結婚……

可可試圖從自己的工作中,找出點樂趣來。

他還不知道,這個職業(yè)最大危機,已悄然而來。他們即將被一點點蠶食、瓜分,成為最微小的螺絲釘…

03螺絲釘

突然間,時代變了,風勢變了。

2016年,現(xiàn)金貸和消費金融崛起,所有線上平臺,開始了“搶客大戰(zhàn)”。

包小新悲傷地發(fā)現(xiàn),在急速沖量的過程中,信審員成為最“低等而廉價”的勞動力,“純體力勞動,每天看資料,打電話,毫無技術含量?!?/p>

他的工作,無窮無盡,停不下來。

公司實行三班倒,早班從早8點到晚6點,中班10點到晚8點,晚班則是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,且周末只能休息一天。

最忙的時候,他一天要審核100個單子,長期下來,他犯上了嚴重的職業(yè)?。阂暳ο陆?,腰酸背痛。

“一到高峰期,單子直接塞給你,審不完不能回家”,包小新覺得,互聯(lián)網(wǎng)金融在急速奔跑,所有的都在催你,“客戶催著放款,主管催著業(yè)績”。

所有人都累趴下,審不動的時候,“經理實行獎勵政策,審最多的第一名獎勵5千,第二名三千,有些人為了錢命都拼了”。

而此時,大多數(shù)的信貸員,只能填寫“推薦意見”,連決定權都喪失殆盡。

信審人員,突然成為流水線中最底層一環(huán),他們只是低廉的勞動力,重復著機械的工作,無休止的加班…

人力的速度,怎么可能拼得過機器?

為了確保每天的放款量,很多公司開始引入貸前自動化審批系統(tǒng)。

此時已成為信審主管的可可,感覺自己陷入了尷尬位置。

他的周邊,一個個新的部門建立起來——建模組、反欺詐部、數(shù)據(jù)部等等,風控被拆分成7個部門。

但他很快發(fā)現(xiàn)原來的經驗不夠用了,風控,開始被很多“高大上”的詞來包裹。

第三方征信數(shù)據(jù)、爬蟲軟件、白名單、黑名單、設備指紋,各種新鮮名詞,可可從未聽聞。

一時間,大數(shù)據(jù)、人工智能、量化風控等等概念,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風控的標配。

“有人聲稱懂大數(shù)據(jù),張口就要50萬年薪,公司甚至不惜百萬年薪,去引進國外的風控人才”,可可看看自己剛剛過萬的年薪,有點不知所措。

以前人工審一天不過50單,現(xiàn)在機器審核量超過一萬單,在線上的高頻交易中,人,幾乎玩敗。

就連線下借貸平臺,也開始漸漸用機器取代人工。

“我們的信審人力,在逐漸減少,最多的時候100多人,現(xiàn)在只有60人左右,未來他們將轉型”,捷越聯(lián)合授信評審副總監(jiān)李強稱。

“目前市場上用于自動化審核的額度相對較小,一般在一萬以下額度,是自動審核,一到三萬之間,是人工加機器,3萬以上,還沒有辦法做的完全自動化審核”,李強稱。捷越聯(lián)合還是以線下5萬—10萬的貸款為主,因此才保留著部分信審人員。

當機器足夠強大,能大額放款之后,信審人員是否將完全被歷史淘汰?

已經成為螺絲釘?shù)乃麄?,驚恐地發(fā)現(xiàn),甚至這顆螺絲釘都不在需要了……

04何去何從

從掌握生殺大權的核心員工,到邊緣廉價勞動力,再到如今的可有可無,信貸從業(yè)者們,發(fā)覺轟隆隆向前的時代列車,已經沖到了他們眼前。

2.0開始引進征信系統(tǒng);到了3.0接了征信,有了建模、指紋識別、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;到了4.0,則是完全的人工智能,機器學習。

而眼下,無疑正從3.0向4.0過渡。

因為征信系統(tǒng)的缺失,人工智能的不健全,這個過渡階段,仍有20%—30%的灰色地帶,需要人工審核——這無疑是信審員的最后稻草。

但有不少專家斷言,這個留個人工信審員的時間,不過5—10年。

“未來信審會越來越少”,捷越聯(lián)合授信評審副總監(jiān)李強稱,未來,所謂的人力,只會用對風控系統(tǒng)的建立、監(jiān)督、維護上,所有的決策,都將“自動化”。

“我們裁掉了信貸人員,實現(xiàn)了完全的審核線上化”,某知名平臺的CRO稱,他們完全用機器,取代了人。

“我們用數(shù)據(jù)和科技去進行驅動,完全解決了人工審批主觀性、效率低等弊端”,該CRO稱。

就連包小新的主管,都偷偷告訴他,讓他趕緊學點新東西,“信審自動化,肯定是大勢所趨”。

時代真的要拋棄他們了嗎?

幾乎所有的信息都在透露,一個肯定的答案。

擺在所有信貸從業(yè)者面前的,只有兩條路:要么主動轉型,要么被動淘汰。

可可無疑選擇了第一種。

他自學了一些風控知識,也參加了一些基礎的風控課程。目前,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,負責初級的策略模型和數(shù)據(jù)分析。

“一步步來吧,既然時間給出了發(fā)展的軌跡,我們只能跟著時間往前爬”,可可說。

而包小新,卻沒有從絕望和不忿中走出,他心灰意冷,承受著現(xiàn)實的無情鞭撻和冷落。

“我要離開這個崗位,離開北京”,他決定離開北京,也離開拋棄他的信貸行業(yè)。

時間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。

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。

面對轟隆隆的時代列車,要么拼了命、放棄所有也要爬上去,要么就成為,時代的祭品……

(應受訪者要求,本文部分人名為化名)